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tho)
此佛塔建於1183年,相傳是蒲甘的國王Narapatisithu登Tuywin時,因為看到一顆紅寶石在窪地中閃耀,覺得是佛的指示,便在此地建蓋佛塔。主建築是一座四方形金字塔式的磚結構佛塔,除中心主塔外,四個角上各有6個小塔,形體十分美觀。但想要到達這座佛塔相對比較不容易,因為通往佛塔的路並不是柏油路,而是黃沙滾滾的泥地,路面相當不平整,騎電動車時經常會打滑,所以無法騎太快,在大太陽下費了一番功夫才終於到達這座佛塔,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人,原來是要繞到正門口才能進去參觀,其實來訪的遊客很多。
佛塔前的走道也相當有特色,更特別的是連鐵窗都有特殊造型,第一次看到這麼美的鐵窗圖案。
塔內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因為保存良好,成為蒲甘最多遊客造訪的佛塔之一,具有「冠冕珍寶」、「皇冠上的珍寶」的美稱。壁畫因為顏色已經有些斑駁,並不是很容易拍攝,所以只有簡單拍了幾張,其他都是肉眼欣賞了。
達瑪雅吉寺(Dhammayangyi Pahto)
典型的金字塔式建築,是蒲甘地區現存2217座佛塔中體型最大的磚結構佛塔,建於1167~1170年,相傳是Narath謀殺了自己的父王和王兄篡奪王位後,為了洗清自己的罪過而建造的佛塔,但在建造時又下令這座佛塔要是磚與磚之間有任何縫隙可以插得下一根針,就要把工匠的手砍斷(據說砍了三千多隻手),因此被稱為「暴君塔」。
佛塔前的老樹下吊掛了許多傳統手工木偶。
從外觀可以看的出來此佛塔相當厚重,外牆結構就像是銅牆鐵壁一樣,光線無法深入,佛塔內部有點陰暗、濕冷,和外頭炙熱的陽光有明顯的對比。
據說因為名聲不佳,這座佛塔不太受到當地居民愛戴,我們則是因為行前查資料時已經知道這個暴君的故事,也不想久待,總覺得是個挾帶有怨氣的建築,而且這裡也有不少蝙蝠居住,地板其實沒有很乾淨,簡單參觀之後,就趕往下一個景點,準備看日落了。
瑞山陀佛塔(Shwesandaw Paya)
此佛塔以最適合觀賞蒲甘的日落而聞名,是蒲甘四大佛塔之一,於1057年由阿努律陀王所建造。塔基呈金字塔形,底座四方有五層,兩層磚色,三層與塔身一樣是白色,有陡峭的台階可層層上至第五層平台觀日落,第五層平台上是鍾型的白塔,塔基上有兩圈八角形基座,與下面的五層構成七級浮屠,再往上就是白色的塔瓶與金色的塔尖。
由於臺階很陡峭,所以上下樓梯時有點危險,一定要緊緊抓住兩邊的扶手慢慢攀爬,我們抵達時已經聚集超多的遊客,想要找個位置坐都有困難,能夠擠到一個地方站立不會擋住視野就算不錯了。
這裡是我們待在蒲甘期間內,看到最多遊客聚集的地方,可以看到停車場上停了許多的遊覽車和小客車,整個佛塔上面都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如果不想找不到鞋子,一定要把鞋子放包包,不然下去時肯定要費一番功夫才有辦法找到鞋子。
等了許久,終於看到美麗的日落了,我們一直觀賞到夕陽下山,人群也逐漸散盡才離開,在佛塔上享受一下真正屬於日落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