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波上宮之後,我們趕緊回到旅館收拾好行李,將行李先從五樓扛到二樓 (扛的超累,不小心選了一間沒有電梯的青年旅館),雖然地點很方便,但還要等到九點旅館的工作人員開始上班才能寄物,趕緊將大行李交給工作人員保管之後,我們就衝去搭電車了,可先搭到儀保站(距離遊客中心比較近)或首里站前往。我們想去遊客中心蓋章和拿地圖,所以選擇搭到儀保站。出站之後往龍潭的方向走。本來以為龍潭會很壯觀,沒想到超小一個,看起來很像一個公園的大水池,還差點走過頭,再次確認了一下定位之後才驚覺眼前的就是龍潭。(真的是期待越高,落差越大,拍照起來也蠻美的啦)

龍潭

DSC01411_副本.jpg

DSC01417_副本.jpg

DSC01418_副本.jpg

首里城

首里城是古琉球王國的都城(世界遺產)。從龍樋、歡會門、日影台等都還可以一窺當時城府內樣貌。

很遺憾地,首里城在201910月底突然慘遭祝融,好不容易重建完成的正殿都付之一炬,讓大家相當震驚。我原本計畫要來參觀首里城早上8點的開門表演,並打算把付費才能參觀的區域景點全都走完,沒想到大火之後很多區域都損毀也都封閉了,還好12月再度開放部分區域供遊客參觀,真正的古蹟也沒有損毀,因此還是排入行程當中。只是不用刻意早起去看表演了。

守禮門

在首里杜館內拿到地圖之後,就會先經過守禮門,上頭寫著「守禮之邦」,象徵「琉球是重視禮儀之國」。為中國牌樓式建築。守禮門過去也被稱為「首里門」,但一般百姓喜愛稱之為「上之綾門」,意為「位於上方的美麗之門」。守禮門一直被作為象徵沖繩的觀光設施,也是2000年的2000日元紀念紙鈔上的圖樣(據說在沖繩買東西找錢時比較容易拿到這張2000元的紙鈔)。此時參訪的遊客還不多,很容易就可以等到空景照。

DSC01422_副本.jpg

DSC01424_副本.jpg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世界遺產)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原本建於1519年,戰爭時被摧毀,之後才又重建了現在的門。2000年時被列入世界遺產。

DSC01426_副本.jpg

除了木門以外都是由琉球石灰岩建成(包含屋簷和上面的雕刻都是由石灰岩雕塑而成)。將日本與中國的木造建築樣式以石造的方式呈現出來。

外型雖然是門,但這裡並非讓一般人行走的門,而是向神明的「參拜之門」。在國王外出前,祈求國王出城時能夠路途平安。

DSC01428_副本.jpg

DSC01431_副本.jpg

琉球的祈禱形式和日本不同。神聖的場所不是寺廟和神社,而是誕生於自然中的化身為石頭和樹木的守護部落的神靈等,被稱為“Utaki”的聖地。

園比屋武御嶽石門的後面是“Utaki”,是與王家有因緣的伊平屋島之神“田之上Sonohiyabu”分靈安置的地方。因此人們祈禱供奉的不是石門而是御嶽。

DSC01432_副本.jpg

歡會門

首里城由外郭(外側城郭)和內郭(内側城郭)雙層包圍,這裡為外城郭的第一道正門。是過去首里城歡迎中國皇帝所派遣的使者「冊封使」的地方,其別名為「阿馬赫御門(Amaeujo)」,「Amae」為琉球的古語,帶有「喜悅之事」的含意,在取名上有歡迎訪客的涵義在,翻成中文即為「歡會」。

DSC01435_副本.jpg

DSC01433_副本.jpg

DSC01437_副本.jpg

門的兩側安置著一對在沖繩稱為西薩「Shi-Sa-」的石造獅像,作為驅邪除魔之用。

DSC01436_副本.jpg

龍樋

歡會門前方右側有一個叫做龍樋的出水口,水從龍的口中流出。據說這裡的水曾經作為王宮的飲用水使用。

「樋(Hi)」指的是從河川或泉水引水的水管,或是溝渠、從屋頂引雨水至地面的裝置等。

據說龍的雕像是1523年自中國傳入,約為500年前的物品。

DSC01448_副本.jpg

瑞泉門

瑞泉」有「優異、吉祥之泉」之意。因門前右側的「龍樋」泉水而得名,是前往首里城正殿的第二道城門,別名「樋川御門(Hikawaujo)」。瑞泉門曾於沖繩戰役中燒毀,並於1922年(平成4)進行修復。

與拱形石門的歡會門不同,瑞泉門在兩道城牆上建立了一座塔樓。此類型的城門雖常見於日本本島的古城門,但是塔樓中央的「瑞泉」扁額,則充滿琉球獨特的風情。

DSC01444_副本.jpg

DSC01449_副本.jpg

漏刻門

「漏刻」在中文指的是「水鐘」。此門是前往首里城正殿的第三道城門,別名「駕籠居せ御門(Kagoiseujo)」(下轎門)。

當時身分地位較高的官員會乘著駕籠(轎子的一種)前往首里城,為了表達對國王的敬意,這些高官會在此門下轎,以此得名「駕籠居せ御門(Kagoiseujo)」(下轎門)。創建於15世紀左右。

DSC01456_副本.jpg

DSC01450_副本.jpg

漏刻門的塔樓上設有水槽,據說可透過漏水量來計算時間。測量時間後,會由負責的官員敲擊太鼓,再由其他聽見鼓聲的官員在東台、西台以及右掖門同時敲響大鐘,對城內、外的人們進行報時。

DSC01461_副本.jpg

其他區域因為火災損毀,像是廣福門、奉神門的當時就沒有開放參觀了,我們在附近展望台上瞭望沖繩的景色之後就準備前往金城町石疊道了。

DSC01462_副本.jpg

DSC01464_副本.jpg

DSC01469_副本.jpg

首里城公園有濃濃的中國建築風,和傳統的日式建築很不同,但現存的城牆牌樓又比想像中的小巧一點。

因為燒掉的範圍很大,所以僅剩一小部份區域可以參觀,所以我們沒有花太多時間就走完一圈了,像是在公園裏頭輕鬆散步運動了一下,離開時遊客突然變得好多,所以想拍空景還是要早一點來才行。

DSC01471_副本.jpg

DSC01474_副本.jpg

DSC01475_副本.jpg

資料來源:沖繩觀光旅遊網頁的介紹首里城公園官網

金城町石疊道

距離首里城不遠,大約走十多分鐘會先來到珍珠道。這裡是日本散步道百選之一,也是歌手陳綺貞曾經拍攝旅行的意義MV的場景之一,所以就排進行程當中,想要順路來訪。

DSC01480_副本.jpg

DSC01482_副本.jpg

DSC01483_副本_副本.jpg

DSC01484_副本.jpg

DSC01485_副本.jpg

沒想到一路往下的石階梯,走了20-30分鐘一直都看不到盡頭,雖然是很幽靜的散步道,才遇見過一次路人(3個看起來像是來跑業務的日本人),但天氣太熱我們走著走著就有點疲乏了,心想等一下還得原路折返才能回去搭電車離開,就沒有繼續探索的動力了,因為走到底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來回就兩小時了,臨時決定還是先回到市區午餐好了。

DSC01486_副本.jpg

DSC01487_副本.jpg

DSC01488_副本.jpg

DSC01490_副本.jpg

DSC01493_副本.jpg

DSC01497_副本.jpg

DSC01501_副本.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ang kiki 的頭像
    Huang kiki

    Kiki 趣旅行

    Huang 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