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236年(日本嘉禎2年)的東福寺被列為京都五山之一,自古香火鼎盛。禪寺範圍寬廣,占地面積約為24萬㎡,是京都最大的禪寺,大部分區域為免費參觀,主要景點: 通天橋、開山堂及本坊庭園則需要個別收門票 400日圓。

東福寺也是京都賞楓的熱門景點之一。我第一次是在10月底來訪,當時楓葉還沒轉紅,所以參觀的人很少,可以放慢步調悠閒地到處參觀。第二次在11月底紅葉見頃時來訪,為了避開雨天臨時更改參觀景點的順序,變成在假日(六)早上才來賞楓,結果遇到超級多的賞楓人潮。(避開假日來或許會少一點人)

IMG20191130094059_副本.jpg

IMG20191130094328_副本.jpg

我們大概7點前就出門搭公車,八點前就已經抵達東福寺,經過入口處的臥雲橋時還沒有意識到會人潮大爆發,從臥雲橋上可以拍到通天橋這一側的美景,已經有部分人潮聚集在橋上拍攝楓葉美照(無料賞楓的範圍)。當我準備好相機要開始拍照時,相機螢幕竟全黑,且不斷發出詭異的燒焦味,只好趕緊改用手機拍攝。

DSC03296_副本.jpg

DSC03298_副本.jpg

DSC03300_副本.jpg

IMG20191130073843_副本.jpg

IMG20191130073903_副本.jpg

此時禪寺外圍的圍牆邊已經出現排隊人潮,隨著時間接近,排在我們後面的人龍也越來越長,一直等到8:30,突然大家開始快速湧入大門(這才知道原來隊伍不是從裡面排到外面,而是先在圍牆的大門外等候),人潮又重新塞在通天橋入口處的外面,又要再重新排一次隊才能買票,場面相當混亂。

IMG20191130073929_副本.jpg

IMG20191130074006_副本.jpg

IMG20191130074114_副本.jpg

IMG20191130074304_副本.jpg

IMG20191130080353_副本.jpg

售票口和平時不同,已經換到新的入口處的左側,但是人潮擁擠,場面有點嚇人。當時好像先開放了某些特殊身分的團客優先進場拍攝,之後才讓一般散客進入。(平時原本是從通天橋進入,賞楓期間通天橋改成出口)。

紅葉名所-洗玉澗溪谷庭園

這裡不愧是賞楓名所,紅葉超多超美,雖然因為幾天前曾下雨已經有許多楓葉掉落,美麗的青苔上已經布滿紅葉,變成紅葉地毯了,還好留在樹上的紅葉還很多,庭園依舊相當美麗。

IMG20191130082644_副本.jpg

IMG20191130082726_副本.jpg

IMG20191130082740_副本.jpg

IMG20191130082808_副本.jpg

IMG20191130082833_副本.jpg

IMG20191130082944_副本.jpg

我們算是比較早進場賞楓的遊客,一進場就趕緊用手機到處取景,走走停停拍了許多相對空景照,有些人則是一入場就衝到特定的位置取景拍照,沒想到過沒多久入場賞楓的人越來越多,開始塞爆整個東福寺,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竟然也超級多,專門守在幾個必經的通道上要求大家不能走回頭路、不能隨意走動,只能單向通行賞楓,因為賞楓的人潮真的太多了。讓人不禁懷疑,是沒有先做好入場的人數管制嗎?

IMG20191130083003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048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052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126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216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242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401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430_副本.jpg

還好我們算是比較早進場賞楓,所以還在境內自由活動了一些時間(大概10分鐘吧),後來就只能跟大量的遊客人擠人排隊緩慢地行走,失去不少輕鬆自在賞楓的閒適心情了。難怪有人一進場會瘋狂的跑去定點拍空景照,看來是賞楓經驗的老手了,早就知道會有工作人員負責管制動線。

IMG20191130083457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523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557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631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702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718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807_副本.jpg

IMG20191130083901_副本.jpg

通天橋

在通天橋上可以居高臨下欣賞到洗玉澗庭園整片火紅的楓葉,往臥雲橋拍攝就是最經典的楓葉美景,超多人在此駐足拍攝留念。通天橋在賞楓期間改為出口的通道,所以理論上是最後才會經過,但其實大家還是都群聚在橋上拍照。為了卡位等待一個好的背景,有時要花上好幾分鐘的時間。

IMG20191130084141_副本.jpg

IMG20191130084143_副本.jpg

IMG20191130084150_副本.jpg

IMG20191130084306_副本.jpg

IMG20191130084335_副本.jpg

IMG20191130085522_副本.jpg

還好我們先去通天橋上拍了一些照片之後才又加入前往開山堂的排隊人龍,這一排就至少花了20-30分鐘以上,越晚加入排隊就要排越久。

IMG20191130090520_副本.jpg

IMG20191130090531_副本.jpg

IMG20191130090550_副本.jpg

IMG20191130090731_副本.jpg

IMG20191130090739_副本.jpg

IMG20191130090815_副本.jpg

開山堂

好不容易終於進入了開山堂,這才發現原來內部正在進行整修,枯山水庭園的區域暫時不開放參觀,所以排隊進入的人主要都是為了參拜!!!所以如果沒有特別想要去參拜祈福的人,根本沒必要加入漫長的排隊人龍,還不如一進場就先快速地在洗玉澗取景拍攝。

IMG20191130091639_副本.jpg

我上次來訪時開山堂還沒有進行整修工程,所以還欣賞得到內部的庭園造景,當時參觀的人真的很少,所以我還悠閒地在裡面坐著休息了一會兒。放幾張第一次來參觀時的照片。

DSC03883_副本.jpg

DSC03884_副本.jpg

開山堂內的枯山水庭園

DSC03888_副本.jpg

DSC03896_副本.jpg

我們從通天橋的出口離開時大約是9:30,表示在裡頭停留了大約一個小時 ,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開山堂外面排隊。外頭都還有一大群團客準備入場參觀。提醒大家盡量安排非假日前來,最好一大早進場參觀,不然就會遇到人潮擠爆的狀況,雖然不至於互相推擠,但是人太多就沒有悠閒賞楓的韻味了。

IMG20191130092040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112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439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505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529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614_副本.jpg

IMG20191130092633_副本.jpg

通天橋門票:400円

平日參觀時間: 9:00~16:00(入場時間至15:30止)

賞楓特別參觀期間為: 8:30~16:30(入場時間至16:00止)

日本最有歷史也是最大的禪堂(重要文化遺產)

IMG20191130093941_副本.jpg

IMG20191130093952_副本.jpg

日本最大最古老的三門(日本國寶)。前方有個蓮花池。

DSC03811_副本.jpg

IMG20191130093316_副本.jpg

IMG20191130093550_副本.jpg

DSC03808.JPG

參觀完通天橋之後,我們只有在外部簡單參觀了一下免費的區域就繼續前往下個賞楓景點了。

方丈庭園(付費)是我上次一個人來訪時參觀的,二度造訪時為了和旅伴多跑幾個賞楓景點就沒進去了。

方丈庭園

通常禪宗寺院的方丈都會擺設寺院獨特的枯山水庭園,但唯有東福寺的方丈四周皆設有庭園。

東福寺的方丈庭園可分為東、西、南、北四庭,分別表現出釋迦牟尼的八相成道: 蓬莢、方丈、瀛州、八海、壺梁、五山、井田市松、北斗七星,因此稱為「八相庭園」。

庭院景緻各異,其中北庭特別有名,庭院造型是以青苔及正方形的石頭組成的市松紋,也借景了通天橋以及溪谷,表現出日本傳統庭院之美。

DSC03765_副本.jpg

南庭的疊石表現出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四仙島,以及利用築心表現出五山,配置的石頭與沙紋所表現的荒海,呈現了躍動感。

DSC03723_副本.jpg

DSC03734_副本.jpg

西庭則是以修剪過的皋月杜鵑樹和沙地,呈現出大型的格紋圖案,構成井字格紋布局的庭園。

DSC03739_副本.jpg

東庭則是利用原本在東司的廢棄柱石,布置出北斗七星的庭園。(參考資料來源:日本見聞錄、京都再發現)

DSC03722_副本.jpg

DSC03786_副本.jpg

其實很難體會日本枯山水庭園造景的禪意,只覺得要將白砂整理成水波紋的樣子很厲害。

北庭和西庭的格紋設計很像是現代藝術。喜歡日式庭園的人可以老慮安排到行程中一起參觀。

方丈庭園門票:400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ang kiki 的頭像
    Huang kiki

    Kiki 趣旅行

    Huang 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